农技语

位置:首页 > 致富周边 > 科普

马铃薯粉痂病侵染循环规律是什么?

科普8.6K
马铃薯粉痂病侵染循环规律是什么?

病菌以休眠孢子囊球在种薯内或随病残物遗落在土壤越冬,病薯和病土成为翌年本病的初侵染源。土壤湿度90%左右,土温18~20℃,土壤pH4.7~5.4,适于病菌发育,因而发病也重。一般雨量多、夏季较凉爽的年份易发病。

病菌主要是以休眠孢子囊球在种薯内越冬,或以休眠孢子囊球遗留在田间越冬并成为土传病害。孢子囊球潜伏在病薯内越冬,成为第二年病害初侵染的来源,也是远距离种薯调运的传播来源。休眠孢子囊在土中可存活4-5年。在环境条件适宜时,病土或种薯中的孢子囊球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借雨水、灌溉水或施肥传播,从植株根毛、皮孔或伤口侵入,并在块茎细胞内转移危害,产生疮痂状小瘤。

马铃薯粉痂病发病规律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团在种薯内或随病残体遗落于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来源。病害的远距离传播靠种薯调运,田间则靠病土、病肥、灌溉水等近距离传播。病菌由根毛、皮孔和伤口侵入寄主。受病组织易于解体,使病菌落入土壤中越冬传播。